无法忍受孩子的平凡,就像无法忍受自己的平凡。你是爱孩子本人,还是爱孩子的表现?我相信我们都知道这两者的差异在哪里。
在亲子一起体验的经历里,无论多么平凡无奇,我们都要鼓励孩子坦白地为自己真正的感觉发声,例如“我很难过,我的朋友不能来”、“我怕黑”,或是“这里很吵”等等。
接纳,是主动拥抱孩子的一切
接受,经常被视为一件被动的事,这是个天大的误会。“接受”不可能只是个理智上的决定,我们全副身心都必须投入才能办到。我想要强调的是,“接受”绝对不是一个不得不的被动行为,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活力的过程。
父母不应该靠孩子来满足自己幻想或实现梦想,不应该利用孩子来疗愈自己尚未愈合的伤口,或利用他来强化我们的自我。本质上,孩子就是全然不同于父母的个体。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创造出一个距离感,这种能力反而能帮我们培养出亲子之间最棒的亲密感。
并且重庆天童教育觉得如果孩子能学会对平凡的时刻怀抱着崇敬之情,那些不断追逐更多、更绚烂、更大的疯狂心态将会消失。他们成年之后便能将注意力放在眼前所在的事物,而非不在的事物上。那么,在没有期待的自由之中,他们会享受自己的平凡,并且达成那些萌生自他们一己存在中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