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心灵深处 与孩子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22-06-11 10:11:09

最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才能变得越来越优秀。

 

中国父母的特点是太过焦虑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辛苦的一代。幸福来自于吃喝用度、出行旅游等,想要的总是很容易就能得到。但孩子又是倍感辛苦的一代,因为他们的童年无时无刻不被兴趣班所霸占。

 

马云曾在云谷学校做了一个刷屏的开学演讲,他批评这届家长养娃太过焦虑。他说:自己没读好书的妈妈,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研究生。所以本着让孩子有个光明的前程,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强加在孩子身上。

 

让孩子什么都学,别人家孩子不学的,我学!别人家孩子学的,我更得学。甚至有家长还说:那帮IT工程师996(每天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算什么?为了孩子,我全···休!焦虑感催着家长,家长催着孩子。殊不知,父母越焦虑,孩子越痛苦。

 

马云也说:家长的焦虑心态不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要虑而不焦。这种中国式父母的焦虑,很有可能会废掉我们的孩子。父母不要把全部希望都在孩子身上曾有一则新闻,一位妈妈跳海轻生,原因竟然是管不了自己的儿子。妈妈是陪读,儿子上初三,临近中考,儿子天天打游戏不学习。妈妈管不了他,就情绪奔溃,冲动下跳海,幸好路人及时发现。

获救后,这位妈妈还不停地念叨:我生活没有盼头了,我在这陪读,我儿子不学习,天天打游戏,我也管不了。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种高压令人窒息。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情况下,都是一种心理投射,父母的种种需求和期盼,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很多父母都不是为自己而活,是为了孩子而活,孩子却在父母的期盼下不堪重负。

 

放弃自我的爱是对孩子最深的害经常听身边的父母们说,为了孩子自己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放弃晋升的机会,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放弃美食和旅游。只求孩子听话懂事,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就心满意足。这种为了孩子牺牲物质乃至精神追求的爱,确实很伟大。但也正是这种看似伟大的爱,成为了有些父母放弃自我成长的借口,也成为了父母们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成才的筹码。

 

然而,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承受父母放弃自我的压力。因为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根本就扛不起父母那份未完待续的追求和渴望。一位教育专家说: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承受妈妈为了自己而放弃自我的压力。因为妈妈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自我,潜意识里会在孩子的身上找补。而这种找补,一旦掌握不好尺度,陷入偏执之中,便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为人父母,不该只是一个牺牲自我,抛弃自我的角色。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更不是控制。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行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一点点影响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以身作则。

而想要给孩子榜样的力量,便要永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

 

董卿说过:你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按照那样标准去做,以身示范,给孩子树立一个鲜花的榜样。你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所以,唯有当你自己成长得足够优秀时,你的孩子才会站在你的肩膀和格局之上,达到更优秀的层次。所谓教育孩子,就是永远执着地栽培自己。